精神因素是导致神经衰弱的主因。凡是能够使神经活动过程强烈而持久的处于紧张状态,超过神经系统张力耐受限度,都会引发神经衰弱。这里的“紧张”不是指平时的紧张情绪,而指的是神经系统的松弛和紧张的两种相对状态中的一种。
很多的情绪都能引起神经的过度紧张,比如过度疲劳、过度抑郁、过度兴奋等等不一而足,简单来讲就是一种情绪过于强烈极端持久,就会超过神经耐受度进而导致神经衰弱,就像过度张拉弹塑性物体导致其产生塑性变形是一样的,但是相对幸运的是,神经衰弱是可以恢复治愈的。
神经系统的耐受度和大脑的耐受度差别还是很大的,直白的来说,相对于神经系统,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具有很高的耐受性,脑力劳动之后稍事休憩或者睡眠后,大脑就可以恢复活力,但是强烈的神经活动,一旦超越耐受极限就会生病,产生神经衰弱。所以,对于一种情绪尽量不要过分沉溺其中,如果实在无力改变这种情绪时应该在合适的机会改变环境,调节情绪,这样会有效的预防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的特异性差,其症状可见于几乎所有的精神与躯体疾病中。所以神经衰弱的诊断一般采用等级诊断,一级一级的排除其他精神疾病后,才能诊断该病。神经衰弱的基本自查,用脑后倍感疲倦,这种疲倦感持续而痛苦;轻度用力后身体虚弱极度疲倦,其感受持续而痛苦;并且存在以下几条中的至少两条:
肌肉疼痛感;头昏;紧张性头痛;睡眠紊乱;不能放松;易激惹:消化不良。如医院就诊,则一般要排除了任何存在相似的自主神经症状或抑郁症状。
总结起来,任何过于持久强烈的情绪对神经系统作用都会导致神经衰弱,这些情绪包括很多,高兴、兴奋、愤怒、悲伤、恐惧、渴望等等不一而足,情绪状态的过于持久和强烈一旦超过了神经系统的耐受度就会导致神经衰弱;这并不包括一些常见的脑力活动,比如阅读、学习等行为,这些行为消耗的是脑力,而相对的大脑的神经细胞的耐受度是比较高的,经过休息之后大脑即可恢复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