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会有抑郁症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有些家长们以为孩子很小,所以很难与抑郁症这样重大的问题扯到一起。实际上,儿童和青少年的抑郁情绪已经不是新鲜事儿了。
主要的形成因素
抑郁症的形成,一般需要一定的因素来渐渐的促成。在这些不良因素的长期影响下,孩子才会显现出抑郁情绪甚至行为,比较突出的有家庭因素、人际因素、应激性生活事件。
①家庭因素是导致儿童青少年抑郁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儿童抑郁与母亲有关,而与父亲无关。对于家庭关系的研究均表明儿童青少年抑郁与父母婚姻关系破裂之间存在明显关系,女孩较男孩更容易受父母离异的困扰而出现抑郁。
关于教养方式的研究表明父母严厉惩罚、过度干涉和保护将导致或加重儿童和青少年的抑郁症状,而给以更多的关注理解和情感上的温暖,将能减轻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状或减少患病概率。此外,家境贫寒的青少年患抑郁的概率更高。
②还有人际因素与抑郁症有较高的负相关。人际关系的好与坏,主要表现为孩子是否能够在社会群体中感受到自我价值。其中,对同学关系的感受、喜欢或厌恶老师这两项的影响力更大一些。
人际交往是孩子自我肯定和自我塑造的路径,尤其是性格敏感、情绪化的孩子,更是如此。长期处于不受欢迎的人际环境里、或者突然换了新环境,都易使孩子出现抑郁情绪,如果家长发现的不及时或者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抑郁症。
③儿童青少年抑郁的促发因素主要源自生活和学习中所遇到的压力,即各种应激生活事件。例如:健康状况的变化和生活环境的突然转变。
有研究表明,身体健康水平低下的儿童更易产生抑郁及焦虑情绪问题,生活环境的突然转变易引起儿童青少年抑郁的发生。另外,住院也易引发抑郁,原因是住院扰乱了孩子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孩子感到挫折或限制、与熟悉环境分离而产生自卑感、变得不知所措,焦虑不安、孤立、对他人敏感等。
不过抑郁症的诊断除了要看孩子的情绪和行为表现,还需要专业化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是个严格的诊断过程,家长们还需要谨慎的对待这个问题,谨防给孩子贴上“抑郁”的标签。